蚂蚁集团的背后,原来你借的不是马云的钱

ė 967 6 0
编者:

感觉自己被骗了,阿里发展大了,圈钱的套路是越来越深了。2万亿的价值怎么没有去投资武汉弘芯,怎么没见把钱投在教育、科技领域。光想要如何圈钱,A股上市60,H上市价80,怎么不去抢呢?本金30亿,其他98%资金来源于银行和民间贷款机构

广州日报《30亿元撬动3000亿元玩不转了》

距离“A+H”同步上市不到78小时,蚂蚁集团IPO按下“暂停键”。 11月3日晚间,上交所公告称,暂缓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随后,蚂蚁集团于港交所公告称,暂缓H股上市。受此影响,美股阿里巴巴收盘跌8.14%。
image

11月4日,A股蚂蚁概念股处于领跌位置,跌幅为2.19%。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监管的一系列举措,并非针对蚂蚁集团一家企业,而是指明了整个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方向与监管规则。可以预见,金融科技公司监管加码势在必行,后续相关监管举措陆续发布的概率大,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模式将面临重构。

蚂蚁集团A+H股暂缓上市无疑是向资本市场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上交所表示暂缓上市的原因是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人马云及董事长、总经理被四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而公司也报告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

“所处的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指的就是11月2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的出炉,《征求意见稿》在蚂蚁集团上市前4天发布,无疑给蚂蚁集团念了一道紧箍咒,对未来蚂蚁集团和网络小贷行业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近些年快速增长的金融科技公司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联合贷款”模式将被重塑。

拆解网络小贷新规中的具体条例,对应蚂蚁集团的业务,看看新规究竟会对蚂蚁集团产生多大的影响。

设置融资杠杆上限将消减蚂蚁的主要利润来源

首先,《意见征求稿》限定了网络小贷机构的融资杠杆上限。明确规定了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

而《意见征求稿》中对于蚂蚁集团更为“致命”的是在联合贷款中对于小贷公司出资比例的要求,即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也被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是小贷监管银行化的一项规定。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这条规定对于像蚂蚁集团这样的大科技公司以小比例自有出资撬动杠杆扩大联合贷款规模的行为实施了强有力的约束。

《意见征求稿》对于融资杠杆的限制表明了网络小贷机构的非标准化融资和标准化融资的杠杆之和不超过5倍,目前蚂蚁集团旗下共有两家小贷公司,分别为花呗的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小微”),和借呗的主体——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商诚”),这两家公司的注册资金分别为120亿元和40亿元,合计160亿元,以5倍杠杆来计算,其能融资资金规模最高约为800亿。

根据蚂蚁集团的招股书,截至今年2季度末,蚂蚁集团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万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总计2.15万亿元。

但是蚂蚁集团在贷款余额中自有资金出资比例非常低,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平台促成的信贷余额中,由公司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ABS)的比例合计约为98%,也就是说蚂蚁的自有资金出资比例仅为2%左右。

那么蚂蚁集团是如何以小比例自有出资撬动了上万亿的贷款规模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上的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在2013年前后,蚂蚁两家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金是30亿元,并用了2倍杠杆向银行贷款了约60亿元,形成了90亿元资本金。

而蚂蚁集团将花呗借呗资产打包成ABS资产包,在资本市场反复融资,由于ABS循环融资没有次数限制,三年多时间里,蚂蚁集团用发行ABS循环融资了40余次,形成3000多亿元的规模。

实际上,蚂蚁集团最大的营业收入板块就是以花呗、借呗为主的微贷科技板块,今年前6个月的营收为285.86亿元,对总营收的贡献比例达到4成。其微贷科技平台下四大子公司:蚂蚁小微、蚂蚁商诚、蚂蚁智信、重庆万塘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合计为112.24亿元,占其总利润的一半左右。

互金领域知名撰稿人稽少峰指出,严格限制了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杠杆率,此举将极大地消减蚂蚁当下的主要利润来源,限制助贷自我出资比例的规定,更是直接压制了蚂蚁超限金融杠杆的想象空间。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指出,在网络小贷新规出台后,目前摆在网络小贷公司面前的可能有三条路,第一是增加资本金;第二是降低联合贷款规模;第三是转型申请消金公司和申请网络银行牌照。

我们可以来做一个计算,蚂蚁集团目前的贷款规模为2.15万亿元,如果将联合贷款中小贷公司出资比例提高到30%以上。就意味着撬动2.15万亿的联合贷款,至少需要6450亿自有资金,而根据最多5倍融资杠杆的规定,蚂蚁小贷资本金需要扩充到1290亿元的规模。

如果以现在的资本金为基础,蚂蚁集团旗下两家小贷公司为了符合监管新规,那么其联合放贷规模则要压缩到2667亿元左右。

第三条路径是转型消费金融公司,苏筱芮指出新规出台后网络小贷牌照沦为鸡肋,“预计后续市场实力玩家更倾向于选择消费金融牌照,而不是网络小贷牌照入场”。

今年9月,蚂蚁集团联手宁德时代,以及联手鱼跃医疗、南洋商业银行、国泰世华、千方科技和中国华融发起成立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0亿元,蚂蚁集团出资40亿元,持股比例为50%,目前已经获得了银保监会的筹建批复。

而目前监管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杠杆限制为最高10倍,高于对网络小贷机构的限制,以蚂蚁消金80亿的注册资本来算,其融资金额的上限为800亿元。

稽少峰表示:用互联网小贷牌照做消金,已经不如拿消金牌照合算,而消金受严格监管,资本回报率与资本市场想象空间均极其有限。

《意见征求稿》规定了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并且网络小贷牌照的有效期为3年。

在股权管理方面,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实际上,网络小贷公司能否跨省经营一直是行业监管热议的焦点,互联网小贷牌照带来跨地经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异地贷后风控难、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蚂蚁集团旗下有两家小贷公司,其注册地都在重庆市,而且都是全国性经营的牌照,在新规之下这两家公司该何去何从呢?苏筱芮表示“也可能一家都不会留”,她认为新规出台网络小贷牌照已沦为鸡肋,性价比明显不如消费金融牌照,而蚂蚁消金牌照在今年8月已经获批。

同时,她也表示,目前网络小贷新规文件仅仅是在征求意见阶段,据她观察,征求意见稿和正式稿件存在变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过去的终稿轻微变动、实质性变动兼而有之,终稿减轻机构压力的情形亦存在先例,蚂蚁需要表示出自身诚恳的态度以争取余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倪明、林晓丽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的2.1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只有2%的资金是自有资金,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

互联网金融整治大事记

2016年起,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启监管元年,随后监管政策逐渐升级,互联网金融行业野蛮生长逐渐被整治。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4部委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为网贷平台设立了借款上限、银行存管等多条限制。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大力度整治非法集资、自融自保、期限错配、期限拆分、虚假宣传、虚构标的等违规违法行为。

*2016年11月,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局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备案登记管理指引》,要求网贷平台须备案登记,即实施“备案制”。

*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统筹监管,开展对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

*2018年8月,网贷备案步入重启阶段。互金整治办发布了《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以及《P2P网络借贷会员机构自查自纠问题清单》。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10月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由高峰时期约5000家压降至9月末的6家。此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回答央视提问时指出,“专项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会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监管。”

*2020年11月2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网络小贷业务的监管升级。

焦点1

重塑联合贷款模式影响最大

今年9月,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相继奔赴二级市场,蚂蚁集团估值先后由2500亿美元提高至2800亿美元,最终A股IPO发行价为每股68.8元,H股发行价为每股80港元,总市值2.1万亿元,相当于3185亿美元。这连带着让阿里巴巴和拥有微信支付的腾讯股价都被重估、被追捧。

蚂蚁集团IPO为何在此时按下“暂停键”,业内观点认为,这或许与监管环境变化有关,特别是11月2日,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起草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对于蚂蚁集团这样的巨头来说,网络小贷管理办法中影响较大的条款是对于联合贷款出资比例的限制。

关于联合贷,《办法》第十五条明确提出四条细化的监管要求,行业普遍关注“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条监管指标。

实际上,由于对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和政策限制,在蚂蚁、京东数科上促成的贷款(无论是金条、白条还是京小贷等小微企业贷)不是平台直接借钱给个人或者小微企业,而是主要通过其促成的信贷向合作机构(金融机构或商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技术服务费。

蚂蚁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平台,截至6月30日,公司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为17320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为4217亿元。

据了解,目前,与蚂蚁集团合作开展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接近100家,涵盖了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头部城商行,联合贷业务规模的不断上升,也使蚂蚁集团子公司直接提供信贷服务的表内贷款占比下降至2%。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的2.15万亿元的信贷规模,只有2%的资金是自有资金,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资产证券化)。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指出,蚂蚁小贷现实中联合贷款自己出资比例大约是1%~2%,所以才能够通过360亿元表内贷款驱动1.8万亿元联合贷款。如果将蚂蚁出资比例提高到30%,意味着同样驱动1.8万亿元联合贷款,需要至少5400亿元表内贷款,外加1700亿元ABS,意味着总计需要通过蚂蚁小贷放款7100亿元。而根据表内贷款最多5倍杠杆的原则,蚂蚁小贷资本金需要扩充到1400亿元的规模,而当前蚂蚁的资本金是350亿元左右,意味着资本金需扩充数倍。

为何要重塑联合贷款模式?柒财智库高级研究员毕研广指出,助贷或联合贷款模式之下,小贷公司发放规模突飞猛进。如果杠杆比例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形成因为“过度放贷”引来的风险。而当出资比例大幅提高,对业务规模的扩张将会造成重大影响,同样的资本金能够撬动的资金可能会远低于现在。

焦点2

低资本金超高杠杆放贷暗藏风险

业内人士也多表示,《办法》针对蚂蚁集团等金融科技巨头的网络小贷业务通过ABS模式进行反复再融资。

据统计,蚂蚁花呗和借呗的贷款余额已经超过3000亿元,这就意味着蚂蚁已经放出3000多亿元的贷款。蚂蚁起初的注册资本只有30亿元,是什么原因可以让蚂蚁用30亿元资本撬动3000亿元的巨量资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曾表示,马云将这两家公司的资本金从30亿元提升至100亿元以上,经过银行贷款可以获得500亿~600亿元,然后再经过最多5轮的ABS,最终获得了3000多亿元的资金。

据招股书披露,今年上半年,蚂蚁集团微贷科技平台营收285.86亿元,占到总业务构成的39.41%,超过支付业务成为蚂蚁集团最大的业务。其中,与信贷相关的净利润是101.56亿元,占到蚂蚁集团总利润213.42亿元的47.8%。同时,报告期内,蚂蚁集团的微贷科技平台的收入也迅速增长,成为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8年和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39%和87%,今年上半年则同比增长59%。

又如另一互联网金融巨头京东数科,其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0年6月末,京东数科累计为金融机构带来超17000亿元规模的个人及小微企业短期贷款,据智氪研究院分析,截至目前,京东数科对信贷业务(特别是金条和白条)的依赖性依然较高。加上“白条和金条”43%的贡献率,信贷科技业务对京东数科的营收贡献率几乎达到半数(约为45%、46%和48%)。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指出,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中,资金大部分来源于金融机构,但是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寡头垄断地位,收取过高费用,增加了金融消费者成本。在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联合贷款中,9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业,有的高达98%以上,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导客引流的优势,直接收取的费用占客户融资综合成本的1/3左右,加上代销或其他过度增信产品等收取的费用,往往高达2/3。

焦点3

助长年轻人借钱提前消费引争议

在花呗、借呗、白条等众多小贷产品的刺激下,近年来国内消费金融火爆,不少人热衷借钱提前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而且出现部分人不顾个人实际能力进行过度超前消费行为。

近日,消费者吴先生告诉记者,最近电商搞“双11”活动,在网上买了2万多元的衣服,全部用了分期,分期后只需每个月还款1000多元,觉得更能接受。

10月24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他密切观察到中国年轻一代的储蓄率在明显下调,这有好的方面,有助于扩大内需;也有令人担心的方面,就是一些年轻人过多地靠借债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将来是不是好事也不完全知道。但是总的来说储蓄率会进一步地调整。

郭武平在前述撰文中还指出,“花呗”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续费高于银行,与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实际上是“普而不惠”。同时,有的金融科技公司存在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信息管理不当的问题,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其信息在平台方、支付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郭武平还建议倡导理性消费文化,谨防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和过度借贷,培育良好的金融消费群体。金融消费者也应清楚自身金融需求,依法合规使用资金,不能将消费资金、生产性资金挪用于股市,盲目“打新”、炒概念,追逐所谓的市场热点股,在暴涨暴跌中损害自身利益。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防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引导理性消费,控制网贷野蛮扩张也是势在必行的。

焦点4

网络小贷新规将如何影响“蚂蚁”们未来IPO?

对于京东数科、苏宁金融、小米金融、抖音等金融市场的后起之秀未来的IPO有何影响?

专家:蚂蚁需认清自己企业的本质

“由于之前的监管缺失,此类企业事实上出现了低资本金超高杠杆放贷的问题。传统金融机构被管住了,但这类企业没有先例可以监管。”11月4日,经济学家管清友公开表示。他认为,从金融监管来看,这类企业必须按照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来给予清晰的监管。

很多人说这次监管主要针对蚂蚁,管清友则认为不对。应该说,蚂蚁上市大大推进了对此类企业的监管进程,也让监管层下定决心出手。从监管层来说,需要反思监管方式的改善提升和超前,避免过多事后监管。从蚂蚁角度看,需要认清自己企业的本质,深入了解金融业的特殊性和本质特征,真心拥抱监管。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表示,如果新规以现有版本实施,对蚂蚁集团而言,其将至少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需重新申请许可。根据规定,网络小贷公司跨省经营的,需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权限从地方收归中央,因此,需重新申请许可。另外,《办法》还为许可设定了期限,有效期仅为3年,到期需申请续展。

第二,需增加注册资本。根据规定,网络小贷跨省经营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而“借呗”的主体现注册资本仅为40亿元,低于监管要求,需要进行增资。

第三,需降低联合贷款及对外融资杠杆率。目前,蚂蚁集团信贷规模的飞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联合贷款以及助贷模式。而根据规定,网络小贷公司对外融资不得超过5倍杠杆,即“1倍非标准化融资+4倍标准化债权类融资”,且ABS出表仍然算为自营表内杠杆率。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网络小贷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这点对蚂蚁集团而言,影响巨大。

第四,需增加个人收入审核环节。根据规定,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额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蚂蚁集团的花呗、借呗产品均属于无抵押消费信贷产品,用户准入低门槛,发放的额度主要依据用户的信用分数,而非收入情况。虽然目前花呗、借呗给到用户的额度不高,就金额而言基本满足监管要求。但根据要求,仍需要增加个人收入审核环节。

蚂蚁集团或被重新估值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其估值有可能被重新评估,蚂蚁集团这次拟募集资金规模为345亿美元,对应的市盈率约为40倍,而传统银行市盈率一般只有5倍左右。按照发行价市值,甚至超过了上市银行市值第一的摩根大通。蚂蚁集团到底是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会直接影响其估值。

在暂缓上市消息出来之后,市场便有传闻称,蚂蚁集团后续可能会将花呗与借呗拆分出来,再重新进行估值,但目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并未求证到这一消息。

  • 灵魂发问:谁告诉你我国防空洞位置了吗?怕是99%中国人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没告诉咱们啊!怕是很多当官的都不晓得吧!所以别老想着打这个那个,真打起来,你躲都不知道躲哪?最好的位置是到没有军事区,机场等落后位置,因为人家炸这些位置不仅没有利益还会被国际谴责。 --- 2025/03/08
主机推荐
:网友留言区仅供网友表达其个人观点,并不表明栖息邦最终立场。



管理员登录
注册

提示:点击上下面区域关闭

字号调整

View My Stats
空位 空位
本次加载耗时:0.3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