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实刚
一名青年,因为喜欢玩乐,工作之余时常用相机拍些生活纪事,自娱自乐,转而由拍摄照片到拍摄DV,并恶搞电视和电影,发在网上取乐。谁想,不经意之作竟引起网民热捧。他招来不计报酬的群众演员,拍摄了搞笑的电影——中国首部网络电影《混混》,并奇迹般入选“第5届CIFF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
今年33岁的于振明是山东青岛人。
南京地质学校4年的中专生活很快就过去了,他在南京大型国企南钢集团财务处找到了一份工作。
可是,于振明只干了两年就向单位递交了辞职报告。很多人不理解。但于振明觉得还是要考虑到个人发展,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财务。在这之后的几年里,于振明在商场干过营业员,在超市做过主管、在商务楼干过招商,在杂志社做过策划……所有这些行业,都和他学习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
之后长达3年的时间,于振明都处于漂泊的状态,他美其曰日自由职业者,他的生活只能靠微薄的稿费收入。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因为他的小小说广受读者的喜爱,被一些电视台的情景喜剧栏目的导演看中,改编成电视剧本拍成情景戏剧,他先后与江苏卫视《百姓聊斋》、重庆卫视《生活麻辣烫》及南京电视台《八卦洲》有过数十次的合作,由于于振明开始不会写剧本,电视台只能请其他人改写,所以本来1000元左右的稿酬只能和其他人平分。于振明于是买来戏剧编导书籍,自学揣摩电视剧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经常跑到南京艺术学院的戏剧编导专业“偷听”专业课程,经过半年多的系统与理论学习,于振明写小说的笔法大有长进,改写剧本的手法也充分学会,把他自己的小说改成剧本也是手到擒来,2004年一年,他先后把100多篇小小说改写成剧本,先后有60多部被各大电视台改编成情景喜剧,他一年从电视台拿了8万多的剧本稿酬,狠赚了一把,他比电视台正式人员的收入还要多,他成了各个电视台的抢手红人,他还有固定的观众粉丝。
2005年6月,他从南京坐夜行火车去杭州领奖金,一位乘警在深夜人们困顿时用幽默的言语来宣传防盗知识,于振明觉得该乘警的语言风趣诙谐而且富有教育防范意义,于是就用手机把他在火车车厢的段子拍成手机视频录像片段,后来他给朋友们看,大家都惊呼有趣,纷纷建议他上传到网络上的视频网站,让更多人观看,于是于振明就选择了刚刚创立的酷六视频网站上传,于振明把这段视频命名为《幽默乘警大哥宣传防盗》,他自己再用一开口就能逗人乐的山东方言给视频进行简单的注音再传上网,结果网络观众看后纷纷称赞太有趣了,被推荐到酷六视频网站头条,还拿到了酷六视频网站2000元奖金。这笔轻松的意外之财让于振明开始意识到,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不是把剧本放在网上等人来选择,而应该主动出击,让大家认识于振明,认识于振明的一系列作品。他于是又把身边许多奇人奇事全部拍成手机视频《南京小太妹》等,经过自己简单的编排,配音等后期制作后上传到酷六视频网站,又在网络上掀起观看视频高潮,于振明的知名度大大地提高。
他想:假如自己能学会使用影视器材并学会导演才能,拍自己写的剧本就最能反映出剧本的真实主题思想,也能让演员恰如其分地去演绎,于振明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员,电视台专业用的影视器材少则十多万、多则几十万一台,看来真的买不起了,真当于振明心灰意冷陷进死胡同时,某视频网站联系了他,告诉于振明为了奖励他为视频网站作出的“杰出贡献”,奖励台三星家用小DV,市场价4000元,于振明还是高兴不起来,而于振明的妻子却鼓励他,说他原来用手机都能拍出令人叫绝的视频短片,DV的像素和画质比手机高若干倍,并且现在DV的高画质在电视上播放也是绰绰有余,只要他肯下工夫钻研,用DV一样可以拍出令人叫绝的作品。
于振明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把小DV摸得各种功能滚瓜烂熟就投入“拍摄中”,他找了自己网络公司的两位员工出演自己改编的剧本《办公室遇到爱》,他这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导演”加上没有经验的“演员”拍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镜头一直在晃、演员像在朗诵、本来有笑点的包袱完全没有演绎出来,也不能怪“演员”不专业,主要还是于振明匆忙开拍前期工作做得太少,于振明把他这个DV拍出来的情景戏剧传到视频网站,结果几乎没人传看,看过的人也惊呼于振明太业余了,太有失原来的水准了。网友的留言深深地刺激了他。
2005年9月,他再次到南京艺术学院进修学习,经过3个月的系统学习,于振明觉得心里有底了,决定把自己曾经改写的剧本《征婚要厚道》改拍成情景戏剧,里面主要角色有4人,配角有14人之多,于振明的一些文友也很支持他的处女作,纷纷答应出演其中的角色,结果《征婚要厚道》拍得非常成功,演员把各个角色也诠释得十分到位,于振明后期编排起来也非常得心应手,很快长达10分钟的情景戏剧被上传到视频网站,一天就有10多万人次的观看率,很多网友都留言称非常值得一看。一周内有50万人次的观看率,于振明后来一鼓作气连拍了《请问你妈单身吗》等情景戏剧5部,观众近百万。许多看过他的片子的人都说于振明是个奇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的多家广告公司非常看好情景戏剧的广告市场,纷纷要求在他片子前后增加广告,仅此一项收入,于振明就赚了10多万,还有多家企业邀请他拍摄网络广告,先后有韩泰汽车和第九城网站等,2006年,于振明尽赚了80多万。
2007年,一部低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引发了电影市场的“疯狂”,也让于振明一下子有些躁动不安起来,他决定将自己写的剧本《混混》也拍成一部低成本的电影。
说干就干,2008年初,他招募了20多个演员,因为他之前作品的小有成功,虽然无报酬,但还是有2D0多人报名,演员经过挑选后很快选到,因为涉及剧情和人数众多,需要有6万左右的投资,由于投资商的变更,到2008年4月资金才到位,于振明又找到了电视台的朋友,购买了一些设备,征集了一些和他有共同爱好的网友,几经筹备,电影终于开拍了。
《混混》是一部冷幽默无厘头喜剧电影,他拍这部戏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下,轻松一点。在很多人眼里,于振明是一个不务正业,不顾家庭的男人。在于振明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才算精彩。于振明把这部电影定位为无厘头喜剧,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龄混混喜欢上了一个女警察,并发誓要将女警追到手;女警的现任男友是毒贩;一个农村女孩在协助混混追女警时爱上了混混:混混卷进了女警男友一手策划的毒品交易案中……
经过3个月的拍摄,9月底,《混混》终于杀青了。为了节省开支,于振明一个人担起了《混混》全部的后期制作。最终,他只花了一万多元就把《混混》搞定了。虽然条件简陋,《混混》这部网络电影,因为一些原因与第一部网络电影失之交臂,2009年1月28号,《混混》已在网络上播出。于振明兴奋地说,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和贺岁大片的知名导演PK一下,一决高低,他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混混》在优酷网上发布后,掀起了一场草根电影与院线电影的大讨论。
于振明的才华通过《混混》得到充分展现后,找他拍摄企业高端宣传片(形象片)的企业不胜枚举,他先后为江苏快鹿公司、中国广厦集团、杭州杰盛公司等12家公司拍摄趣味宣传片,2008年获利200万元。
2009年3月18日的深夜11时,正在为某企业进行广告创意的于振明被一个短信一惊。“请问是于振明先生吗?我是邓建国,明天空了可以电话联系吗?”邓是影视大鳄、广东巨星影业公司董事长,先后投资拍摄过《康熙微服私访》《广州教父》、《鸦片战争》等近百部电视电影的风云人物。
原来,邓建国准备投资2000万拍摄20集电视剧《邻里乡亲》,本来准备用他的《康熙微服私访》御用导演、拍《还珠格格》出名的台湾导演孙树培,但他无意中看到于振明拍摄的《大无极》以及恶搞他的片段后惊呼于振明太有才了,是鬼才草根导演,拍《邻里乡亲》这样的喜剧片,于振明最适合不过,于是他准备用草根导演换台湾导演孙树培,于振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邓建国为让他放心,为他订了去乌鲁木齐的机票,见面后立即签下了合作协议。
日前,在优酷网举办的“酷达人时尚狂欢之夜”人物晚会上,于振明被颁布了“最佳拍客”奖,这让他非常兴奋。“我已经决定了,导演就是自己后半辈子的事业,我将来一定要拍出一部震撼国人的、真正的电影。”
我们经常听到过很多人抱怨上班没有意思,白天上班盼着快点下班,周一上班盼着周末快来,周日晚上就开始恐惧明天又要上班。可是不上班的时间里,他们却又不知该何去何从,那些不想继续“混工作”“混生活”的混混们,与其一直压抑地活着,不如找个机会,放下一切的光环和包袱,挑战一下自己,尝试做一些对自己来说前所未有的事情,正如于振明那样,最终混出个精彩的草根导演。
挑战一下自己,尝试做一些对自己来说前所未有的事情![[强]](https://www.qixibang.cc/wp-content/themes/TangStyle-master/images/smilies/qiang.gif)
有梦,就勇敢得去追!一定会有机会实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