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 22 岁女孩连续四五天熬夜加班猝死,为何猝死越来越年轻化?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ė 153 6 0
本文最近更新于22.09.2 周五请自行判断新内容
编者:

其实我多年前就说了公司违反了劳动法之后,对公司的处罚力度太小,导致公司不再乎违反劳动法所带来的后果,认识赔偿受害者点钱就了事。又不能追加刑事责任,所以胡来,不把人命当回事

答主:王瑞恩

我今天不想说中国的劳动法了,说说同样曾经因职场内卷而闻名的日本是如何发生改变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过劳死」(過労死, Karōshi)这个词汇就在日本流行了起来,1997 年的一份研究指出,光看劳动部门认定的过劳死数据,在 90 年代,每年就有 20-60 名社畜死于过度加班劳累[1]

这还只是得到官方认定的数据,实际情况很可能更为恶劣,因为根据当时的日本法律,死者代理人或家属必须要证明死者不仅死于加班,而且还需要证明死者从事了显著比平时更为繁重的工作,且死亡与工作劳累有直接关系,普通人可能并没有时间和财力用于请律师协助进行举证。

虽然日本也出台了限制加班的法律,但长期以来收效甚微,根据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在 2000 年,日本的男性企业全职雇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 47.9 小时,违反八小时工作制是常见现象。

就是这样一个内卷的修罗场,近几年来,却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据日本媒体报道,2014 - 2020 年间,日本劳动者平均加班时长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0 年,平均每月加班时长已经从五年前的超过 40 小时降低到了 24.11 小时:

https://japantoday.com/category/business/japanese-workers-putting-in-longer-hours-as-companies-struggle-to-overcome-virus-induced-slump

对于这种改变,@排骨 答主提供了一种解释:都是罚出来的。在这篇回答中,答主举了一个例子:2015 年,电通公司对一名 24 岁的新员工安排了惨无人道的每月 100 小时加班,导致员工压力过大而自杀,电通因此收到劳动部门调查,社长辞职谢罪,公司为死者家属支付了超过一亿日元赔偿:

同为加班大国,日本的加班和中国的996相比有何异同?

没有别的灵丹妙药,就是罚罚罚,一亿还不停手就罚两亿,罚出个悬崖勒马,罚出个遵纪守法。

反观我们身边,这些年,因为工作压力导致的悲剧离我们并不远,从 2020 年 12 月 29 日拼多多 23 岁员工凌晨一点半猝死,到哔哩哔哩内容安全审核员过年期间仍在高强度工作,倒在了 2022 年 2 月 4 日,这些事件短暂地上过热搜后,也逐渐不了了之。

通过公开报道,并没有看到上述两家公司因此受到处罚,哔哩哔哩发布声明,表示公司管理层进行了「集中的反思」,而拼多多的官方帐号,则宣称「谁不是在拿钱换命」。

对于企业主来说,哪有这么多良心发现,只有趋利避害。我们不能等待他们良心悔改,也不能等待那个人回来拯救我们,更不能沉浸在「自有头铁的 00 后帮忙整顿职场」的幻想中。对于普通人来说,无非就是有多大能耐出多少力,如果没有底气直接顶撞上司,那就尽可能不要为虎作伥;如果没有途径提供帮助,至少也可以一起避免遗忘;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影响立法和执法,至少可以成为舆论呼声的一部分,能做一点是一点,如是而已。

参考

Nishiyama, K and Johnson, J.. Karoshi-Death from overwork: Occupation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e Japane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Vol.27 No.4 1997

来源:https://www.zhihu.com/answer/2596536034

栖息邦 收藏Ctrl+D 转载注明来源
管理员登录
注册

提示:点击上下面区域关闭

字号调整

View My Stats
空位 空位
本次加载耗时:0.324s